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环境科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浅析
[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首门实验课程,其教学质量对未来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相应实验操作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传统“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开设的项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以及与本专业相关联程度等几方面存在的短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提升授课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改革;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专业是由多门学科交叉、相互融合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学科主要是利用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等方法对环境系统中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间的作用进行研究,在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1,2]。“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为入门级别的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其教学质量对未来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相应实验操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与创新环节较少“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首个实验课程,前期为兼顾所有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学内容相对设立的较为单一。但在近年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中学新课标的改革,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中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也开设大量与基础实验及实验操作的相关课程,部分地区的生源在高中期间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
(二)传统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较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实验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后,学生被动学习的方法[4];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再加课时限制,教师理论讲授后学生随即按照教授内容结合教材中详细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但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缺乏主动思考,对于实验失败的结果也不能主动分析原因,更多情况是寻求老师给予直接解决的方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发挥。在课程实验结束后考核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共同组成,实验报告占总考评成绩的70%左右,然而实验报告的数据和课后思考题在同一小组的学生间存在相互参考的情况,教师考评过程中通过实验报告不能准确地对每个学生的实验能力做出精确评价。
(三)课程和学科相关度较低。受到传统化学相关基础实验课程的影响,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与学科的贴合度较弱。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将导致学生产生对课程轻视的消极思想,另一方面“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首个实验课程,缺乏环境科学专业的相关性将会限制学生在本学科的创新思维拓展,实践中也缺乏相关的经验。
小学科学自然环境课程资源初探
摘要:
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知识有效结合的纽带,文章从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环境资源出发,以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研究小学自然科学学科课程的学习资源开发和探究学习活动。提出本土自然环境资源可以作为国家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以丰富教材内容,有效实施教学;本土自然环境资源还能打破书本教学的局限性,构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关键词:
本土自然环境资源;小学自然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在学习化社会中,不再把以学校制度为中心的教育部门与非教育部门截然分开,学校不再是社会中的一座“孤岛”,而是学习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学习的有效结合的纽带,既使自然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又使各类教育资源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对小学自然学科而言,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了解自然是其必然的学习任务。同时,《自然教学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家庭及社区环境中有着丰富的本土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有利于拓展科学教育的空间、丰富教育方法、形式和手段,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自然科学教育在这方面存在内容缺失、教师教学无从着手的问题。本文试从如何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环境资源,以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研究小学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资源开发和探究型学习活动。
一、本土自然环境资源概念的界定
本土自然环境教育资源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现实生活中本土的自然环境,即指学校所处的这一大的自然环境,学校里的自然角、草坪、种植园、学校旁的小河以及学生置身其中的自然人文环境,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的开发点。我们认为教育应立足实际,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这些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二是指教育方法本土化、自然化,即深入现场和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与丰富的本土自然环境材料直接互动,自由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研究
摘要: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它基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智力启蒙和性格塑造等为主要目的,而不在于具体掌握了多少书本知识或学习技能,确保幼儿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从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入手展开研究,提出环境创设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以供广大学前教育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幼儿教育;科学教育;环境创设;兴趣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要满足两个方面条件,其一是科学启蒙,重点在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其二是教育工作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幼儿身边的事物、现象为载体引导其科学探索精神。结合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环境是后天教育中最重要的干预因素,基于幼儿科学教育、科学活动、科学探索等需要,必然要求在幼儿教育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科学教育的环境创设。
一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纲要》中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提出的5个要求中,全部依赖于环境完成,如“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合适的方法交流、表达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以及“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环境是引导幼儿向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幼儿科学探索精神的“催化剂”,要实现这些科学教育目标,前提是在幼儿园有限的教育空间内提供科学的环境创设。环境是影响人性格、习惯和兴趣的重要因素,对于心智尚未完全开发的幼儿更是如此。每个幼儿在没有充分融入社会环境之前都如同一张“白纸”,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提供的环境,对他们的思想意识、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等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幼儿园所需要的科学教育环境创设过程中,不能仅仅狭隘的理解“科学”,片面的强调硬件投入,更应该注重反璞归真、有效引导。
势科学财务治理主客体环境研究
一、文献回顾
(一)财务治理
财务治理研究起源于西方,但早期西方学者是从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单独进行研究的,直至1992年《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面世才开启公司治理财务问题的研究。在西方财务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和70年代遭遇了三次重大变革,实证研究成为西方财务研究的主流方法,绝大多数财务治理研究都是实证研究,以西方新资本结构理论为主,探讨融资结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及经营者激励问题等,却没有深入研究财务治理概念、相关理论及财务治理体系构建等问题。相对而言,中国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更为透彻的分析探讨。至今为止,我国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已经历四个无法精确划分的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中后期的初步认识阶段,我国学者将产权理论引入财务理论,代表观点有:汤谷良的“财务的产权思考”,干胜道的所有者财务治理,李心合的财会治理结构,谢志华的“出资者财务”思想等。第二阶段是奠基阶段(2000年至2002年),学者们对财务治理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财权、财权配置等概念,虽然成果颇丰,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第三阶段是理论体系探索阶段(2002年来),随着财务治理内涵研究的深入,财务治理理论体系框架研究提上日程,多数学者认为财务治理框架构建应该围绕以下因素进行:以公司治理框架为主导,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以财权配置为核心,以财务信息为载体,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治理结构研究、财务治理机制研究(尤其是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研究)与财务治理模式研究。第四阶段是实证应用阶段(2008年来),成果虽然不多,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者们研究了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财务治理效应问题。
(二)势科学
势科学是信息动力学的一个分支,与其相对的是已被众多中外学者充分研究的耗散结构。尽管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中期就提出了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而充分的研究,但并没有明确提出熵的对立面“势”,而是用负熵来对其解释,直到21世纪初,中国学者李德昌结合传统文化精髓,提出了“势科学”。势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信息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即信息动力学,与耗散结构相对应,主张在开放系统下而非孤立系统中研究信息作用机制,以变换对称机制的势增原理对应传统的置换对称机制的熵增原理,认为“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而非“差别消减联系,联系缩小差别”,推崇信息人假设,主张对称化管理。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在势科学原理下构建系统强势要求组成元素是差别最大联系最紧的对称化元素。李德昌致力于研究势科学视野中教育、管理及创新问题,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这些领域。此外,其他学者的研究较少,其中,周海洋等(2011)在势科学视角下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外部环境多维势场的融合,分别构建了显隐两个势场,确定了企业家精神的六维和九维势场。
(三)小结
综上所述,西方财务治理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很少涉及财务治理理论的研究,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研究较多,不过尚处于理论的构建初期,并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未来研究空间很大。国内财务治理相关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势科学研究也历经10余年,然而,至今二者都没有交集。尽管势科学已涉及管理学问题的研究,从管理的不确定性、管理信息势、对称化管理、理性信息人假设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未涉及经济学问题的研究,由于财务治理属于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研究范围,因而财务管理与势科学的交叉研究还是空白。本文将对此领域尝试探索性研究。
科学技术对环境设计艺术性表达探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各种全新的技术、丰富的材料开始应用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促使室内环境设计媒介变得更广阔。同时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保证设计的艺术性表达变得更加多样。因此,为了保证室内环境设计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需要对科学技术在表达艺术性方面体现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以此保证室内环境设计能够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室内环境设计;艺术性表达
当前人们的精神文化范围在不断扩大,对于建筑来说,不仅对建筑的整体外观情况、实用性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同时对于室内环境设计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这种背景下,室内环节设计表达出应有的艺术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员对于室内环境设计实际需求,真正实现艺术性的表达,可以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入其中。以此保证室内环境在整体设计上,与时代潮流发展方向相符合,同时,也可以促使室内环境设计行业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室内环境。
1科学技术对室内环境设计艺术性表达的影响
1.1改变了大众艺术审美观念。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影响到了社会的实际发展进程,同时也对人们的审美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欧美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一场现在主义设计风格革命,为室内环境设计,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现在主义风格主要强调的是功能,应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改变传统装饰过多的方法,强调需要体现出设计的本质。当前我国城市的建筑、空间环境、生活物品,大部分都是按照该风格进行设计的,可见大众对这种风格的喜爱程度[1]。
1.2拓展了艺术性表达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和全新技术,而传统的材料在新理念、新技术的不断支持下,正在被重新诠释,其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体现出了一种传统的延续性。从前人们对于使用来自大自然的木材、泥土等,有着粗糙、落后的印象,更加倾向于应用混凝土砖瓦等全新技术,而当前这些传统的材料,代表着绿色、环保[2]。如在实际的空间环境中出现的硅藻泥、木质家具等,都作为环保材料,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成为设计思想、设计实践的风向标。新技术与传统材料的有效结合,丰富了室内环境设计中,材料技术的领域范围,这种对传统的延续,不仅会让人们感受到环境中包含的艺术气息,同时也可以使人们体验到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于艺术性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科学技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餐饮业环境污染科学治理
一、当前餐饮业环境污染现状
由于城市规划先天不足,导致餐饮店在道路两侧多为“上居下铺”式的建筑,由于这些门面房贴近居民,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这些店铺在建设时并没有设置专用烟道、不具备餐饮污染物处理、排放的条件。许多餐饮企业主不注重环境保护,缺乏文明经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往往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保护意的设施不安装,该治理的污染不治理。由员工随意倾倒餐饮后的垃圾,不及时清理清运,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二、新时期餐饮业环境污染的防治
1、环保审批机关要做好把关
工商、卫生、土地、建设、规划、发改等相关行政主管单位,要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登记表)审批意见当做办理项目审批和备案审查事项的第一前置条件。没有取《排污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年检不合格餐饮单位,工商和卫生等行政主管单位在《卫生许可证》与营业执照年检中不对其进行年检。要依据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办理《排污许可证》年检工作,其中发生经营规模和范围变更造成排污量和排污种类变化的,要向环境保护部门另行报批,在报批手续完成后方准许正常营业。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餐饮场所在选址上要和环境保护相关规定相符合,住宅行建筑上严禁新建和改建成为餐饮场所。卫生和环保单主管单位要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餐饮场所做联合现场预审,预审完成后,符合卫生和环保规定的餐饮场所准予正常营业,不符合卫生和环保规定的餐饮场所责令期按照调整意见进行相关调整且经检查合格后准予正常营业。
2、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中心城区应当使用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清洁能源,现有餐饮业项目尚未使用的,应当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改用清洁能源。
环境科学类专业地学基础教育初探
摘要:高校环境科学教育旨在培养环保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的人才。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决定了环境科学教育应该是一种培养复合型通才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化学、物理、数学等为主,对地学基础课不够重视,很多学校没有开设地学基础课程,造成了环境科学类毕业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必要的地球科学理论与方法,资源、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意识淡薄。因此,在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中加强地学基础课程教育是高校适应当前学科发展以及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环境科学;课程设置;地球科学
一、引言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领域有广泛联系。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科学技术工程治理层面扩大到综合利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地学、化学等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类专业的设置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动之后,教育部把环境科学类专业调整为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工学:环境工程。本文所指的环境科学类专业是指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在内的大学科。高校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课程教学。环境科学类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2],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科学教育需要适应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环境科学类专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知识面、强实践能力,善于综合分析、宽泛思维等通才素质[3-5]。研究行之有效的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复合型环保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地学基础课程不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环境科学本科教育开始蓬勃发展。目前,许多综合院校、理工科院校皆开设了环境科学类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环境科学类专业具有学科知识覆盖面广、专业传承性强、分支学科多、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研究科学整体化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高校教育中,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涉及化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从我国多数高校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来看,环境科学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有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影响)及评价、仪器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从专业主干课程设计来看,再结合笔者以及周围教师、毕业生接受高等教学的经历,发现我国多数高校的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拘泥于狭隘的环境科学类和化学类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地球科学其他基础学科知识的教学。环境科学起源于地球科学,而地球科学是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当前,学科发展的趋势是高度综合,各学科知识点穿插交错日益加深。地球科学覆盖面非常广泛且来源于实际,更具体形象,强调自然与人的统一,形成了系统的综合基础理论与实践体系,是学习其他科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对地学基础课程尤为重视,课程内容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海洋学等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的知识。不仅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仍有一些地学基础知识。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涉及地球科学课程的内容较少,高等教育体系也没有将地学基础的相关课程纳入公共基础课程,甚至在一些地质类特色理工科院校中,尚没有将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基本的地球科学通识/基础课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与化学等其他基础科学课程开设的普遍性相比,我国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及其他非地学类专业很少开设地球科学的相关课程。这样一门十分有实用性且能很好扩展学生思维宽度的基础自然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由于接触地学通识课的机会少,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缺乏地球科学知识、资源与环境意识淡薄、“小巷思维”突出、思维拓展性不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现象。
三、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加强地学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环境科学人才培养GIS课程案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开设GIS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教学改革方法,强调GIS教学中以实践教学和环境科学专业相关专题案例教学为重点,同时对学生期末考核、教材选用、互联网学习平台的使用进行探讨,对推动环境科学专业GIS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科学;GIS;案例教学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为GIS),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结合了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大数据及计算机科学[1],目前,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优势在于将地图中的数据进行可视化表达,结合遥感数据分析,已被证明是应用地球科学的基础,已成为地质学、环境、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有力工具。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第十一篇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再次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环境科学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将GIS课程添加到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环境科学与GIS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GIS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能够完美贴合环境保护相关应用,如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等方面。案例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势在于及时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3]。对于GIS课程,目前,全国开设相关课程的专业非常多,而对于非地理学专业的学生,地理学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GIS上存在困难,在一定程度导致对理论知识感到厌烦,缺乏主观能动性,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到GIS课程中,以环境科学专题案例为教学重点,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同时,让学生对软件进行实操,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记忆能力。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人才培养上应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号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开展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GIS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首要任务。
一、环境科学专业中GIS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侧重点的问题
GIS技能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方向:基本应用、综合分析、开发管理。基本应用侧重将GIS作为一种工具,熟练使用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制图;综合分析、开发管理则是针对地理、测绘等专业所掌握的技能[4]。因此,对于环境科学专业开设GIS课程在定位上应属于基本应用,立足于环境科学专业办学理念,紧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强调GIS的实用性,解决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二)教学中案例选择上偏离专业的问题